想睡卻睡不著!50歲後「最佳睡覺時間」是多少 醫學研究:不一定要按「8小時睡眠論」

人的一生有1/3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,睡覺是每個人每天都必須做的事情,保持規律的睡眠可以有效恢復身體,修復受損黏膜細胞,從而有益於身體健康康,強健體魄,使工作學習效率也更加精力充沛。


但隨著社會快節奏的發展,如今很多人在睡覺上都難難免會遇到一些小問題,雖然睡眠是正常生理現象,但由於環境、飲食、工作家庭、個人身體狀況等多方面的原因,導致很多人出現了睡眠質量不足的現象。



此類人群佔全國的19.1%,長期睡眠不足不僅會影響到正常生活,還會對身體造成負擔。
今時不同往日,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觀念早已發生改變,如今很多年輕人養成了賴床的習慣,如果不上班或者是放假,恨不得晚上熬夜到兩三點,第二天睡到12點。


而中老年人則與年輕人的睡覺習慣大大相反,想睡卻睡不著,睡得早起的早,甚至睡得晚也起得早,睡眠時間不足2~3個小時,長期睡眠不足會降低機體免疫力,增加身體患病的風險。



在大多數人的思想中,認為無論早或者晚,都要保證八小時的睡眠時間,這樣才能保證身體健康,那麼這樣的時間觀念是正確的嗎?
多少人被「8小時睡眠論」忽悠了?人到中年,睡覺時間到底多久?
說到人每天要睡幾個小時才合理,想必大多數人的答案都是8小時。事實上,睡眠時間會隨著年齡的增長、體內褪黑素分泌量的降低而逐漸減少。



「8小時睡眠理論」是基於臨床醫學技術和科學研究人員,指在對人類健康乃至神經系統的正確睡眠時間進行綜合分析,這種睡眠結論僅限於過去。
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,現代人的壓力越來越大,許多成年人長期承受著來自工作、家庭、社會等方面的壓力,需要被迫工作、熬夜和加班,這樣一來,8小時睡眠理論就遭到了極大的破壞。
一般的,剛出生的孩子每天需要睡16小時以上,學齡的孩子是9小時,健康的成年人7.5小時就夠了,到了中老年人,往往只需要睡6小時就可以了。



理想狀態下,我們每天獲得5個睡眠周期,也就是7.5個小時,每周我們會獲得35個完整的睡眠周期。有一個「沒有睡好的糟糕晚上」別太擔心,只要保證不要連續三個晚上缺乏睡眠周期,同時每周至少4天睡夠睡眠周期就可以了。
同時謹記,別給自己太大的睡眠壓力,小心適得其反,越想睡著越睡不著。


睡前做簡單又充分的準備,有助於我們更好更快進入睡眠狀態
調整飲食習慣:
飲食對睡眠有很大影響,建議睡前6小時內不喝含咖啡因的飲品。睡前1小時不吃東西,如果飢餓,可以飲用牛奶。睡前不喝酒,雖然喝酒能使人更快入睡,但會降低睡眠質量;



可以模擬自然環境:
睡前洗個溫水澡,讓身體提高一兩度再睡,模擬從溫暖到涼爽的過程。讓卧室的燈比客廳暗一些,模擬從光亮到昏暗過程。還有很重要的一點,關掉大部分有干擾的藍光電子設備——這容易讓頭腦變得清醒,不容易入睡。